bte365网媒记者365天
2016年11月6日,首批新闻网站记者证发证已满一年。一年中,国家网信办依法履行新闻网站记者证审核工作,bte365依法加强新闻网站记者规范管理,积极组织开展网站记者采访和“走转改”活动。为总结一年来新闻网站新闻记者的成长,迎接第十七个记者节,国家网信办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11月5日至10日开展“网媒记者365天”主题宣传,以展示新闻网站记者一年间的风采,记录网媒记者一年间的感悟,传达他们躬行基层、传播正能量的责任和担当。
2016年11月6日,首批新闻网站记者证发证已满一年。据了解,一年中,在《关于在新闻网站核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的指导下,按照“周密实施、分期分批、稳妥有序、可管可控”原则,国家网信办依法履行新闻网站记者证审核工作,依法加强新闻网站记者规范管理,积极组织开展网站记者采访和“走转改”活动。
2016年新年伊始,中央网信办首次组织开展了网络媒体“走转改”活动。活动以2015年11月首批申领记者证的中央新闻网站记者为主体,引导网络媒体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精准化、接地气的采访报道。
人民网、新华网等14家中央新闻网站的25名首批领证记者,以及其它各类媒体采编人员和自媒体百余名,共同参与此次“脱贫攻坚看贵州”网络媒体“走转改”主题采访活动。
3月3日,随着中国网记者张宁锐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向大会新闻发言人提问,网络媒体持证记者参与到全国两会的宣传报道的“首秀”拉开帷幕。
4月25至29日,国家网信办联合河北省网信办、扶贫办以及各地有关部门,共同开展“治国理政河北新实践”网络媒体走转改主题采访活动。
中央网信办传播局联合河北省网信办,组织中央新闻网站及河北省内媒体代表组成采访小分队,深入李保国教授曾经扎根的太行山区、生产基地、典型农村进行了采访。
为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央网信办在中央党史研究室支持配合下,组织长征沿线省区市和有关网站媒体共同开展“长征路上奔小康” 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作为一名中国经济网的记者,今年,我有幸两次参与了中央网信办主办的“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长征,这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深深地感动了我的内心,也让我对于自己的新闻工作之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打开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现一年里发布的状态要么是在采访现场,要么是在火车站、飞机场。周围人常说,“你不是在采访现场,就是在去采访的路上”。
每次,把自己原创的新闻稿往朋友圈一转,远在老家的父亲总是第一个点赞并转发,然后往各个群里推荐:这是我女儿写的,她是人民网的记者。
记者节记者们怎么过?记者平时是怎么工作的?——在刚刚过去的这个记者节,这是我们一场从早到晚分三个时段、累计直播时间5个小时的移动直播主题,而这也是我和我的同事们度过第17个记者节的方式。
一篇稿件被置顶首页并全网推送转发365新闻,上千万的浏览量,十几万条的网友评论,这些都让我这个曾经做传统媒体的记者开了“眼界”,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变得更加严格。
2011年工作伊始,“记者”就像是一个充满魅力的神秘词眼时时萦绕在我的心头。它像一块磁铁一样吸引着我,充满了一切未知的力量。就像每一个初出茅庐的毕业生一样,我们意气风发,信心满满,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力量,想要重塑自我,改造世界……
对于网站和网媒记者来说,记者证的发放,是对以往工作的肯定,也增加了自身的荣誉感和自信心,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中国经济网珍视这种责任,尤其在传媒格局急剧变化的当下,更加注重对网站记者的培养,积极争取一切机会为记者提供学习、成长的舞台。
去年11月6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同向14家中央新闻网站符合条件的采编人员发放了首批新闻网站新闻记者证。
进入11月,成为网络新闻记者就满一年了。回想起去年此时刚刚领取记者证的我,因有了名正言顺的“记者”身份,有些兴奋,又有些忐忑,因肩负着一种责任与使命,告诫自己,从此撰写的文章更要斟字酌句,要更努力作出优秀的新闻报道。
2016年,我正式跨入了记者行列。或许是岁月过于匆忙,一年时间转眼即逝,瞬间便成了过往。我来不及告别,也顾不上回想,只有时间留下几许沉淀、增添几许感触。
如果说“持证”上岗后新的角色是份惊喜的礼物,那么背后经历的艰辛就是一场场惊吓和煎熬。出差时比别人多背几个行李,多拿几件设备,肯定都是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