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e365学雷锋重庆大学从“3·5”到365
习在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今年是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题词60周年,今年的3月5日是第24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60年来,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精神是一代又一代青年的丰厚滋养。重庆大学开展系列“学雷锋” 活动,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3月3日,第七批重庆市岗位学雷锋标兵——电气工程学院蒋兴良教授进行了以“学习雷锋的螺丝钉精神,在平凡中为国家复兴添砖加瓦”为主题的讲座,300余名学生代表现场聆听。
“研究领域广阔,科研难题无穷,但干一行应爱一行,国家需要就是个人爱好。” 通过十多年不懈的坚持,克服了冰天雪地里无数的困难,蒋兴良团队在湖南雪峰山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能源安全领域科学观测站。在蒋兴良的激情演讲中,同学们仿佛看到了他和团队不畏困难、甘于奉献、勇于攀登的点滴日常,这些普通却又不平凡的经历,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让大家看到了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具象化。
在3月学雷锋月中,学工部将开展以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为主体的“饮水思源学习身边雷锋 励志向上做新时代雷锋”主题活动,以同学们身边的“活雷锋”传递榜样的力量。依托“励行志愿者协会”,通过国家奖助学金团队、勤工助学服务总队、公益服务团队等学生组织,分赴学校、社区、敬老院等开展系列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学习雷锋,争做新时代的活雷锋。此外,还将邀请全市多个行业的先进、标兵走进校园、走近大学生,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心化人,用真人真事来讲好新时代的雷锋故事。这既是重庆大学“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的重要内容,也是“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的重要方式。
重庆大学在每年3月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现已持续开展到第十个年头。近年来在重庆大学“学雷锋”志愿服务月中,年均校内志愿服务活动超180场,超6000名青年学子投身志愿服务活动,3月服务时长超8万小时。2022年,重庆大学围绕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敬老爱老、爱少助残、文明校园等主题开展800余场活动,累计8万余人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60万小时。
弘扬雷锋精神,在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校团委组织开展学雷锋“十百千”行动,组织青年学子走进十个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对接百个家庭以书信、云端见面的形式宣讲雷锋精神,动员上千名参与校园“雷锋岗”志愿服务活动,让重大学子在宣讲中体悟雷锋精神,同上一堂新时代雷锋精神大课。组织开展了2023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第四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以及“志愿服务大讲堂”第一课,鼓励重大青年开展各类主题志愿服务,支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进一步培育和孵化,并引导学生就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工作等开展交流。
在重大,有无数受雷锋精神影响的人,他们或是以社团为集结,或是以个体的力量;或是利用专业的知识,或是用热忱的真心。他们用“小我”照亮“大我”,用无私之心服务他人,将“学雷锋”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365新闻。
自成立以来,法律援助中心一直致力于举办“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的普法志愿活动。他们力求发挥专业法律知识为居民朋友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难题,用自己的热情为普法宣传贡献力量。他们让法律援助中心走进社区、走进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努力成为一支真正为民送法的普法队伍。
“郭明义爱心团队重庆大学分队”由党委研工部、研究生院指导,以重庆大学在校研究生为主要成员。该团队成立13年以来先后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博士献计经开区调研”“重庆义工”“大型献血日”“学雷锋月”等众多爱心活动,开展近300场爱心公益活动,累计参与研究生2万余人次。他们以践行新时期雷锋精神为使命,开展了一系列爱心活动,展现新时代重大学子的社会担当。
bte365
重庆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共15名成员,分赴云南绿春、西藏昌都、重庆彭水、重庆石柱,各分队到岗后,结合各地情况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成立以来,共组织、参与了40余次志愿活动,累计覆盖服务人数达6668人次。
学生爱心社由重庆大学团委指导成立。2022年,学生爱心社共开展“亿微梦”之敬老院活动、爱心助学活动、旧衣捐赠活动、“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及暑期支教活动,上千名重庆大学青年志愿者参与“亿微梦”系列活动,为社会发展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此外,学生爱心社长期与市血液中心对接合作,举办校园献血活动,9年来,参加无偿献血活动的人数累计超过10429人次,献血量超过3334380毫升。
时代变幻,雷锋精神永不过时;斗转星移,“雷锋行动”一直在路上。学习雷锋,不止在3月,更在于365天。穿越历史,雷锋精神永垂不朽;面向未来,重大人正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