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e365潮评丨“3·15”能否变成365?

  平心而论,这些年来党和政府极为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1983年3月15日,国际消联确定每年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根据资料,中国自1987年开始,每年的3月15日,全国各地都会开展“3·15”宣传活动,集中宣传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使“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成为家喻户晓的全社会活动。

  无庸讳言,虽然“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越来越深入人心,但不少地方存有图形式、走过场问题。

  常见的有媒体“3·15”前后,集中曝光一些商品质次价高、假冒伪劣、短斤缺两等问题,但缺少有效的跟踪报道,停留于一曝了之。

  有的商家知道被消费者投诉后,或找关系与当时人私了;或以小恩小惠息事宁人;背景硬的商家对投诉者态度恶劣,动不动就说“你去走法律渠道好了”。商家知道,普通消费者要选择诉讼渠道维权,就会在标的物和诉讼成本、时间进行权衡,通常不会走法律渠道维权。更有甚者对投诉者恐吓,使之不敢维权。

  凡此种种,让消费者感到消费维权路漫漫,bte365不是因为时间耗不起,就是怕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最后不得不半途而废。

  诚然,“3·15”作为维权法定日自然是必须的。但是,现实面前,消费者呼吁,“3·15”能否变成365,一天维权变天天维权?

  这是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权意识增强的显现,当给予积极肯定和大力支持。尤其是当今生活方式多元化,消费者特别是青年消费者个性化消费观念不断增强,维权意识显著提升,更须要常态化维权。消费维权不仅关乎个人利益,也关乎行业诚信和社会公平。

  要将一天维权变天天维权,起码应从监管、平台、队伍、个体、协作等六方面进一步发力。

  首先,在顶层和省市级层面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机构,为“3·15”变成365拓宽维权通道。金融消费者维权是整个消费者合的一个重要方面。新设立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等统一划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这意味着消费维权将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直接领导。

  央行于2020年11月1日修订施行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对金融消费者维权做出了详情的规定,但真正落实到位,仅一纸条文是不够的,至少要在省市级层面建立专门机构。如浙江于2020年12月成立了浙江省(杭州市)银保调委,为维护浙江省银行保险业消费者的合拓宽了渠道,对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二,加强对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监管力度。第三方交易平台要加强对电商门店信息的身份审核,严格进入第三方交易平台开店的门槛,把好准入关。第三方交易平台对经营商要加强监管,一旦发现虚假信息、虚假广告、虚假信用等必须按法规进行惩戒。第三方交易平台作为中立方,发现消费者合法权益被侵犯后,有责任协助解决交易纠纷,为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

  其三,创建部门协作联动维权机制,发挥维权合力。消费者维权工作涉及各行各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维护,要作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议由当地政府牵头,工商、公安、质监、金融、文化、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司法等职能部门联合组成消费者维权协作联动网络,将消费者投诉365新闻、举报、咨询及时分流到相关部门处理,形成维权合力。

  其四,积极培育高素质的消保队伍。从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硬件设施等方面不断加强消协机构建设,完善调解机制,提升调解能力。进一步完善消费者投诉信息发布制度、重大违法案件披露制度,做到打假维权常态化。大力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自律作用,引导经营者树立“走正道,售正货,树正牌”的经营意识。同时,加强对维权部门的执法检查,对玩忽职守,甚至与不法奸商勾结,坑害消费者的要严肃查处。

  其五,消费维权者当将“3·15”维权意识,外化为365维权行动。这就要求消费者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杜绝不良消费习惯。诸如有的消费不及时索要发票、遗失发票,一旦事后发现问题,索赔无据,难以维权。有的消费者贪图便宜,知假买假,如买“水货”手机、假冒名牌商品等,使自身的权益无法维护。有的消费者维权意识较差,错过有效期限,只能忍气吞声,助长了假冒伪劣生产者以及诚信缺失商家的不良行为。有的消费者存在非理性维权,消费欺诈、恶意退货,甚至要挟式投诉等,对合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其六,继续加强消费维权日常宣传工作,及时发布消费警示。各级消费者维权部门要积极利用媒体等各种宣传工具,加强对消费维权工作常态化的宣传,促使“3·15”变成365,使消费环境日益优化,进一步推动社会消费。

Copyright © 2018-2024 乐竞体育(lj)官方网站-IOS/安卓/手机APP下载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陕ICP备20210042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