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3·15”不如抓好“365”|新闻bte365眼
一到“3·15”,不少企业又开始紧张起来。之所以紧张,是因为大家都知道,监管部门和媒体将集中曝光一批企业,加上市场监管部门长期与“3·15”联动执法,有些企业产生了习惯性紧张,生怕“石头”会砸到自己。
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需时刻警醒,本分经营365新闻,不能有一点侥幸心理。消费舆情的种子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酝酿的。企业不能只关心“3·15”这一天。防患于未然才是应对危机的最佳选择,才是尊重消费者的应有态度。与其担心“3·15”,不如抓好“365”。(经济日报)
近日,一组游客在圆明园遗址攀爬的视频引发关注,视频中,几名男子无视园区广播和指示牌劝阻,在遗址上踩踏、攀爬、拍照,被工作人员出面斥责时,男子笑着说“我是农民,下不为例”。这几名男子的态度和做法受到了网友指责与批评。
圆明园遗址公园,是中华文明辉煌的象征,也是对近代民族屈辱的一种见证,更是值得世界反思的文化遗存。在这样的古迹恣意攀爬,不仅暴露了涉事游客缺乏基本的文明素养,而且显示出其缺乏对历史的敬畏之心。
对类似不文明旅为,除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对有关人员进行惩处外,景区也应做好防范工作。比如,提高巡逻频次,发现游客不文明行为第一时间制止并提醒;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官网、公众号、微博、门区LED屏、园内广播等多种途径宣传文明游园相关要求等。只有综合施策、齐抓共管,文明旅游才能更好地入脑入心,从根源上杜绝类似事件发生。(工人日报)
近日,“公司规定不接电线万”登上热搜。据报道,贵州贵阳,吕女士去一家初创型公司试岗第1天,发现该公司现行奖惩制度中有多条罚款制度。根据当事人提供的截图可以看到,董事长、总经理只需要发现一个电话不接或超过一个小时不回复,发现一次罚款10000元。
bte365
比奇葩罚款规定更值得反思的是,为何明显违背常识的管理规定,能够堂而皇之地形成白纸黑字?这恐怕不仅是相关企业负责人不懂法,而是自认为可以随意拿捏员工,奉行“不干走人”的职场冷酷规则。
全方位保护劳动者权益,还需要与时俱进、更加贴近现代职场、贴近劳动者实际需求和身心健康的规章制度。通过细化相关法规并严格执行,设置清晰的企业管理红线,警示企业对职工权益要有深刻的认知和敬畏,那些奇葩规定才能先消散于心,后消散于无形。(澎湃新闻)
频频登上热搜的大熊猫和花(网友昵称“花花”),已成为熊猫界的顶流“女明星”。随着花花的爆红,一些公司也打起了花花的主意。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网显示,“熊猫花花”被5家公司先后申请注册。其中最早的一家申请时间为2022年11月17日。最新商标流程显示,该注册申请已于今年3月1日被驳回。
“熊猫花花”商标被申请注册,事实上,也是流量时代的一个颇具代表的案例:无论是主动打造“网红熊猫”还是粉丝自发推动,IP的形成都是极为不易的,而这背后又牵涉商标利益市场,相关机构都应在互联网流量时代做更多准备。这种准备既包括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放大流量效应,为“国宝”熊猫带来更多的好感度,为濒危动物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也包括如何正确利用流量,强化商标意识,不让流量被滥用,让流量带来更为正面的社会效益。(成都商报)
最近,广东的黄先生发现11岁的儿子凌晨还在玩手机游戏,突发奇想,决定让他玩个够。从凌晨1点半开始,黄先生要求儿子连续不断地玩游戏,打瞌睡了就把他摇醒。在摇醒五六次,连玩17个小时之后,男孩终于撑不住了,求饶并写了保证书,保证以后只在完成课业后玩手机,每天晚上11点之前睡觉。
很多网友对这种“反向教育”大为叹服,深感“相见恨晚”。然而,这样的“反向教育”恐怕学不来。万一孩子在玩手机的过程中视力下降,或身体吃不消了而生病呢?治沉疴固然需要下猛药,但也得直面猛药带来的后遗症。
与“沉迷”的斗争,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项长期工作。想用“一招鲜”解决沉迷问题,恐怕很难。我们只能在跟孩子的相处中默默观察,悄悄摸索,一点点积累起与孩子相处的经验。无论如何,希望家长们少一点对“猛药”的依赖。对待孩子,多一点耐心,多用温和的“药剂”,让孩子在相对平和的环境中长大。(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