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e365就业365|暖新闻:车间里的欢声笑语
“制衣厂就在我们的家门口,上班很近,既能学技术,又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我们月月有收入,真是太感谢党和政府了.......” 村民热依汗古丽·阿不都热西提高兴地说。
临近入冬,伊州区五堡镇比地力克村扶贫车间的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一排排缝纫机、锁边机整齐地排放着,缝纫机“嗒嗒”的运行声和制衣女工的欢声笑语汇成了一首美妙的“增收致富之歌”。
村里开办了服装厂后,在家待业的30名家庭妇女通过培训后到厂上班,每月能拿到1500多元的工资,解决了她们无法外出就业的难题。但受疫情影响,今年服装厂的销售又遇到了困难。在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后,村里决定改变以往“村委会管理+农民参与”的模式,给服装厂找个“管家”。
bte365
在后盾单位的多方联系和帮助下,哈密市玉依服装有限公司向比地力克村服装厂伸出了橄榄枝。该公司决定加大培训力度,采取“底薪+计件工资+奖励金”的模式365新闻,使家庭主妇真正变成产业工人。如今,比地力克村服装厂已招收30余名在家待业妇女到服装厂就业,承接加工各类工装、定制高档服装和现代时装,进一步扩大了产能和产品影响力,实现了工人人均月增收2500元。
哈密市纪委监委驻伊州区五堡镇比地力克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张伟刚说:“下一步,我们将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持续用力,做大做强服装厂,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振兴村民小组,为群众铺就更为宽广的致富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