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有法】人民调解让维权“315”变成“3bte36565”

  基层人民调解室里,王先生亲手为妻子戴上失而复得的“定情耳钉”后,紧握调解员的手连连道谢:

  原来,王先生生日将近,妻子周女士想送其一份惊喜。可二人离家在外务工已是不易,收入的大部分也都寄回老家补贴家用。于是,周女士一咬牙将结婚时丈夫送她的“定情信物”——一副金耳钉拿到金店,又添了点钱换回一枚戒指。王先生得知后心痛不已,当即带着戒指返回金店,希望能够换回耳钉和添置钱款,但店家却以通过“以旧换新”购买的商品不能退货为由,拒绝退货。

  无奈之下,王先生来到调解室,希望通过调解方式予以解决。调解员了解情况后,和金店负责人耐心沟通:“人家小两口远离家乡在外打拼不易,这对耳钉对他们又意义深重,店里的规定可以适当变通,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嘛!”眼看负责人的态度有所松动,调解员又趁热打铁:“做生意都讲究和气生财,为这点小事闹得沸沸扬扬,也不值当呀!”在调解员的巧言沟通下,金店当即决定退还耳钉和差价。王先生夫妻二人欢欢喜喜地回家了。

  园区司法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消费纠纷中的作用,着力构建“1+1+5+N”非诉讼纠纷化解平台,即1个区非诉讼服务中心、1个驻园区法院分中心、5个区域非诉讼服务分中心和N种非诉讼纠纷解决途径。加快行业性调解组织和派驻式调解室建设,目前已建成区级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1个,驻派出所、法院、检察院等调解室12个,全面满足消费者权益保护需求。

  “没想到调解这么简单高效!”拿着经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谢女士开心地合不拢嘴,忍不住对着调解员竖起了大拇指。

  原来,两年前,谢女士在所住小区附近的母婴店办了一张会员卡,并定期充值消费。后来,店主因为家庭原因无力继续经营,将店铺连带着会员名额打包转让给了他人。谁曾想,新店主在接手后不久携款跑路,不知所踪。

  看着卡里还剩不少余额,谢女士心塞不已,她多次找到原店主,表示自己的服务合同是和原店主签署的,要求其偿还未消费的余额。原店主却bte365认为,自己已经完成转让手续,这家店的任何纠纷与自己无关,拒不支付欠款。

  无奈之下,谢女士向园区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接案后,认为该案件法律关系清楚、证据充分、存在调解的基础,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365新闻,安排驻法院的人民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

  调解员坚持情法结合,两边劝和,一方面告知原店主作为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在未提前通知谢女士的情况下直接转让店铺,谢女士可以向其主张返还剩余钱款,其在支付后可以向新店主追偿;另一方面劝说谢女士适当降低索赔标准,促进事情尽快解决。最终,在调解员的努力下,双方达成由原店主折价返还未消费欠款的调解协议,并经法院司法确认。原店主当场履行了协议,双方握手言和。

  为实现减轻诉累与保护权益双赢目标,园区司法局加强与法院的对接联动,不断完善诉调对接机制,强化诉前调解:

  一是完善“案件分流”机制,加强街道非诉讼服务中心与法院调解平台对接,持续完善案件流转机制,对涉消费者权益保护纠纷中矛盾较小、较易形成调解协议的案件,由法院及时分流至街道非诉讼服务中心,实现案件“一站式”快速化解;

  二是发挥“诉前调解”职能,在法院派驻4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并聘任23名资深律师担任法院特邀调解员,积极主动承担诉前调解职能;

  三是实行“司法确认”模式,规范司法确认程序,为调解协议快速履行提供保障。

  春节前夕是群众添置年货的高峰期,胜浦街道司法所针对传统节假日消费者投诉的热点问题,深入各社区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宣传活动。

  在园东社区,司法所工作人员们搭建了咨询服务台,为前来咨询、投诉消费矛盾的社区居民们答疑解惑,讲解辨别商品真伪的方法,并广泛宣传人民调解工作,引导群众通过调解方式高效妥善化解消费纠纷。

  园区司法局加强普法宣传力度,通过分发宣传资料、提供咨询解答服务、开展趣味互动活动、进行线上普法等多种方式,劝导消费者建立合理的消费观,着力提升其依意识。同时,大力宣传园区“1+1+5+N”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积极引导消费者采用调解方式化解纠纷。过去一年,园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成功调处矛盾纠纷18802件,其中消费纠纷423件,同比增长16.2%。

  维护消费者权益不仅在“3·15”,更要365天全年“在线”。园区司法局将持续探索消费者权益纠纷案件的诉源治理,着力构建纠纷多元化解的新格局,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消费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Copyright © 2018-2024 乐竞体育(lj)官方网站-IOS/安卓/手机APP下载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陕ICP备20210042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