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构建“36bte3655”群众文化服务综合体

  在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济宁市兖州区不断整合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探索365群众文化服务综合体建设,扩大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最大半径”,用心用力做优“服务惠民文章”,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向实。

  “党群服bte365务+文明实践+社会治理”三体合一,资源共用。兖州区全面推行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规范化建设,整合周边资源,将电影、表演、图书、宣讲、人气即“五聚”向文明实践站聚集,构建集党建工作区、便民服务区、综合治理区、文体娱乐区为一体的“15分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圈”,让居民就近就便获得餐饮服务、托幼扶老、心理咨询、应急救援、文化娱乐、健康查体等十多项志愿服务项目,较好的满足了群众对公共社会服务需求,丰富了新时代志愿服务实践的内涵。

  实施阵地规范化、队伍专业化、项目品牌化、资源共享化、供需精准化、服务大众化“六化”工程。兖州区立足各社区优势和特色,把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打造成为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新高地。社区将“五老”、法律顾问、道德模范、文艺爱好者等纳入理论宣讲、扶贫济困、日间照料、心理咨询等12支常态化志愿服务队伍,加强动态管理,分类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提升协调、服务、宣传、教育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东苑社区以“服务有项目,项目有保障”的模式积极打造志愿服务项目,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党建”、“+社会治理”等内容,孵化了“苑意听”“老兵志愿队”“红色代办”等12个志愿服务品牌,辐射带动辖区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开展。兖州区坚持盘活存量、做大总量、做优增量,推动资源整合共享化,以区直部门365新闻、街道党(工)委、社会组织结对帮扶共建等形式,让社区群众走出家门就能共享志愿服务。全区27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部与区文明实践中心APP联通互融,开展“菜单式”服务,推动“群众要什么”与“我们有什么”的供需无缝化高效对接。开展入户调研,发放志愿服务联心卡,实行联户包保,确保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推动实现服务大众化目标。

  完善群众文化服务综合体“五心愿”功能。该区在酒仙桥街道东苑社区开展试点工作,以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等“五为”服务为抓手,按照“为老舒心愿”“多彩童心愿”“帮扶暖心愿”“援助惠心愿”“文娱乐心愿”5个系列品牌设计活动,确立主题,孵化项目。抓住资源整合这个关键,激活闲置资源、打通封闭资源、共享区域资源、联动社会资源、融通网络资源,让社区党委从“单打独斗”变为“共同奋斗”,实现社区“365天志愿服务天天有”。目前,仅东苑社区群众文化服务综合体累计开展活动1320次,为民办实事56项,惠及群众3526人次。

  下一步,兖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在全区不断推广试点经验,完善“365”群众文化服务综合体服务机制,以构建文明实践15分钟志愿服务圈为目标,推动文明实践向社区、向农村、向家庭、向企业等各领域全方位拓展深化。(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孟一 通讯员 王洪玮 徐梦瑶 报道)

Copyright © 2018-2024 乐竞体育(lj)官方网站-IOS/安卓/手机APP下载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陕ICP备20210042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