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te365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为365条新闻配了地图

  地点是新闻报道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然而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却很少见到地图的身影,还时常踩雷问题地图。

  许多备受关注的新闻也总是会很快地淡出大众视野,即便是发生在一周之前的事件也很难在脑海中回忆起来。如果能有一份记录上周新闻的报纸该多好!

  在“惨淡经营”的一年中,我们共计推出了52期周报和1期快报,即使节假日也没有中断这项自己觉得很有意思的任务。

  当画满了365张新闻地图之后,我们决定暂停下来做一次小结,同时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新闻地图的绘制心得。

  对事件发生地点有着精准表述的新闻,最适合通过地图来准确展示,例如年度热点事件台湾“长赐号”货轮堵塞苏伊士运河。

  货轮拥堵在运河上就是一个精准的点位,通过地图,可以让读者准确的知道苏伊士运河在哪里、货轮堵塞的苏伊士运河是哪一段。

  新闻事件随机发生在世界各地,有些小国的位置可能bte365连地理专业出身的读者都会有所迷茫。这时就需要在绘制出具体国家和地区的主图基础之上,再加上一幅或多幅区域地图,逐级放大到大洲图甚至世界地图,以便读者能更轻松的掌握新闻发生地在地球上的位置。

  在反映有些国际新闻事件时,会涉及到东西半球的诸多国家。当多个国家围绕单一国家形成某个阵营时,为了更好的反映出“包围”态势,就需要在选取地图投影时做足功夫。如“北约峰会称中国构成系统性挑战”这条新闻。

  如果采用将中国置于美洲和欧洲之间的传统世界地图画法,会让读者产生北约国家地缘关系上“疏远”的错觉,难以感受到中国所面临的压力。当采用了仍以中国为中心的竖版世界地图后,这种国际形势就能反映在地图上了。

  新闻地图除了能清晰表达事件的发生地点,通过串联地图上必不可少的点和线,还能展现新闻事件随时间的演进变化,即线路类地图。

  例如热点新闻亚洲象群北迁事件,如果单用语言描述象群迁移的时间和地点,读者难免会被复杂的时间节点和地名搞晕。如果配上地图描述上述迁徙过程,就能直观易读的理清象群轨迹和时间节点。

  许多新闻事件的主体是某一范围或多个不同意义的范围,这时如果用地图来表述枯燥的新闻统计数据或长串地名,阅读起来就会更有条理,逻辑更为清晰。

  在新闻报道中,常会出现一段时间内连续发生相关热点的新闻事件,且事件发生地还在不断变化,事件彼此联系松散的情况。如区域性洪灾、某一时期内的事件发酵均属于这类新闻。如果将彼此联系的事件简单标注在相应地点上,配以时间和简单说明,就会成为一条综合性极强的连串事件报道合集。

  新闻地图还能在一定尺度下为充满细节的新闻提供分析平台365新闻,如热搜新闻“佛山一高速口频现违章”。这条新闻通过视频监控和新闻解说阅读,确实能大致读明白,但如果图文新闻用简单的一张监控照片就很难让读者明白这个高速路口不合理的划线方式了。将路口绘制在平面地图上俯瞰,配以高速标线,便能一目了然地读懂新闻。

  把地图尺度放大到涉及地球经纬度时,就能通过新闻里公布的经纬度数据,绘制出新闻所描述的具体区域,从而让读者更清晰的了解事件发生范围。

  面对战争、战役和冲突类新闻时,多半少不了地图的参与。通过地图可以清晰的研判战争类新闻的叙述要点,从而明白两军对垒和攻击的方位。以“中印边境局势再度紧张”为例展示战争地图在新闻事件中的重要性:

  不少新闻旨在阐述历史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对历史的反思和回顾当然可以运用地图再次回放,举例如下:

  大多数新闻在字面上似乎天生缺乏地理表述的空间,这时就可以适当挖掘新闻背后的知识点,通过拓展和延伸,让原本枯燥单一的新闻更具知识性。这也是我们在地图周报中最常发挥自己制图兴趣点的一大版块。

  在我们的周报里,细心的读者们一定可以了解到一些新闻事件背后的知识拓展。例如:

  当然,在绘制「旧闻画报」时也存在一些令人纠结的问题,其中最大的困扰就是对每天新闻的选取。有时重大新闻扎堆在一天出现,有时又难以在一天内找到一条适合绘图的新闻。

  此外,一些重大新闻并不适合在地图上标注展示,一些持续时间较长的事件也很难归入具体的某一天。这些问题让我们认识到,最初设计的“每日一图”的框架显然并不是一种高明的方案。

  为此,在推出周报一年之后,我们决定对「旧闻画报」的形式进行调整,后期将以不定时的节奏对热点新闻事件或专题进行地图上的解读。

  在内容方面,我们也会尝试一些新的方向,在保留手绘地图特色的同时,也许还会结合信息图表、视频或是动画进行展示。

Copyright © 2018-2024 乐竞体育(lj)官方网站-IOS/安卓/手机APP下载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陕ICP备20210042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