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e365“专精特新”小巨人Q2业绩承压行业走向分化

  bte365导读:在《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扩容、成长性更优》的基础上,我们对扩容后的专精特新小巨人进行财报分析,并且更新专精特新50指数与精选10。

  收入端、利润端优于全A,但较Q1增速下滑。22Q2单季度,548家专精特新企业共计实现收入2290亿元,同比增长21.4%,同样领先于全A的6.2%的同比增长率;环比增长12.1%,表现为季节性改善。对比Q2及H1同比增速,可以看出22Q2专精特新企业营收增长水平较Q1有所下滑,且各板块内也均表现为边际走弱。22Q2单季度,整体利润端增速仅11.8%,较Q1下滑,创业板、科创板内专精特新企业净利润同比几乎走平,仅主板单季度增速32.9%,出现增速环比改善。

  细分方向营收、净利同比分化,电池、光伏设备、医疗器械同比表现较优。1)收入端上,电力设备行业内的电池及光伏设备细分方向,公司数量均在10家及以上,单季营收增速同样超100%,分别达到122.3%、106.2%,同时电池方向环比也取得近30%的增速;2)利润端上22Q2半数细分方向承压,内部分化较大,以10家公司以上细分方向来看,电池、医疗器械、光伏设备单季净利润增速均在70%以上,反映了方向内专精特新企业整体经营实力较强。

  资本效益走向分化,人力效益回落显著。22Q2整体ROIC-TTM小幅下滑0.1pcts,整体ROP-TTM表现同样走低至251%。34个细分行业出现资本效益与人力效益双降的表现,仅专业工程方向表现为双升(负向变化收窄)。在资本效益方面,基础化工、医药生物整体表现较好,环比普遍上行,而机械设备、环保行业则普遍下行。在人力效益方面,仅专业工程、文娱用品、IT服务出现ROP-TTM负向收窄的改善,其余行业均出现回落。

  销售毛利率回落,费用方面管理主导。22Q2单季度专精特新企业整体毛利率环比回落-1.88pcts至27.96%,低于21Q4水平,二季度盈利水平承压。含10家公司以上的细分领域中,光伏设备、环境治理行业毛利率环比改善领先;而医疗器械、电池行业毛利率则环比下行较多,盈利能力边际回落,但前者盈利能力的绝对水平仍然处于领先地位。22Q2专精特新企业整体三费合计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3.75%。其中,管理费用主导费用开支,体现了专精特新企业整体偏制造业的属性。

  细分领域研发费用全面正增长,专精特新技术积累力度加大。22Q2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1%,软件开发、地面兵装研发费率绝对水平领先,电池、光伏设备专精特新公司数10家以上且研发费用高增。63个细分方向中59个研发费用正增长。

  专精特新业绩增速、资产流动性改善水平持续领先全A。专精特新企业整体营收同比增速过去8个季度连续超越全A水平,ROE代表的盈利能力Q2仍领先全A,领先幅度走平。NWC环比变化代表的资产流动性边际提升水平优于全A。

  扩容叠加业绩披露,专精特新50指数与精选10成分更新。我们此前的专精特新50以及精选10组合在构建后截至8月底相对基准跑出显著超额。而在第四批专精特新企业名单公布以及半年报发布背景下,我们更新了相应成分。

  风险提示:1)数据统计误差;2)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对行业基本面解释能力有限;3)财务报告与基本面变化存在时滞。

  1.1.2. 整体利润端增速Q2较Q1下滑,仅主板内专精特新企业表现为持续增长

  1.2. 细分方向营收、净利同比分化,电池、光伏设备、医疗器械同比表现较优

  序言:在《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扩容、成长性更优》的基础上,我们对扩容后的专精特新小巨人进行财报分析,并且更新专精特新50指数与精选10。

  22H1专精特新企业营收同比增速达26.8%,显著高于全A的7.9%水平,主要贡献来自于科创板专精特新企业41.4%的同比增速。2022年上半年,A股548家共4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总收入4332亿元,占A股全部企业营业收入34万亿元的1.26%。其中,创业板、科创板、主板专精特新企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08亿元、1028亿元、1997亿元,同比增长20.9%、41.4%、24.1%,科创板专精特新企业增速突出。

  22Q2单季度,548家专精特新企业共计实现收入2290亿元,同比增长21.4%,同样领先于全A的6.2%的同比增长率;环比增长12.1%,表现为季节性改善。对比Q2及H1同比增速,可以看出22Q2专精特新企业营收增长水平较Q1有所下滑,且各板块内也均表现为边际走弱。

  1.1.2. 整体利润端增速Q2较Q1下滑,仅主板内专精特新企业表现为持续增长

  22H1专精特新企业利润增速放缓,但同比增速21.1%优于全A的1.3%水平,主要来自于科创板与主板贡献增量。54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022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累计达562亿元,占全部A股全部3万亿元归母净利润中1.88%,较营收水平占比更高也体现专精特新企业整体盈利水平较高。其中,创业板、科创板、主板专精特新企业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6亿元、172亿元、224亿元,同比增长8.9%、27.6%、26.7%,科创板、主板增速较高,创业板内专精特新企业则整体表现平平。

  22Q2单季度,整体利润端增速仅11.8%,较Q1下滑,创业板、科创板内专精特新企业净利润同比几乎走平,仅主板单季度增速32.9%,出现增速环比改善。

  1.2. 细分方向营收、净利同比分化,电池、光伏设备、医疗器械同比表现较优

  收入端上22Q2炼化及贸易、电力行业同比环比均实现高增,电池、光伏设备整体增速同样较快。分行业来看,22Q2炼化及贸易、电力营收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33.5%、143.6%,主要受到行业内单个公司博汇股份京运通业绩改善影响。而电力设备行业内的电池及光伏设备细分方向,公司数量均在10家及以上,单季营收增速同样超100%,分别达到122.3%、106.2%,同时电池方向环比也取得近30%的增速。计算机设备整体16家公司单季营收同比负向变化-14.8%,收入端承压。

  利润端上22Q2半数细分方向承压,基础化工、医药生物行业各方向增长较明显,机械设备、计算机整体承压。22Q2专精特新企业净利润变化内部分化较大,基础化工行业内仅非金属材料方向净利润同比减少,其余方向均正向变化;医药生物内同样仅化学制药方向业绩走低,其余如医疗服务方向单季同比增速超200%。而机械设备行业内仅专用设备净利润微增,其余方向整体走低;计算机设备、软件开发、IT服务净利润则均负向变化。以10家公司以上细分方向来看,电池、医疗器械、光伏设备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速均在70%以上,反映了方向内专精特新企业整体经营实力较强。

  22Q2专精特新企业整体ROIC-TTM小幅下滑0.1pcts至8.72%,同时整体ROP-TTM表现同样走低至251%。细分领域来看,34个细分行业出现资本效益与人力效益双降的表现,仅专业工程方向表现为双升(负向变化收窄)。在资本效益方面,基础化工、医药生物整体表现较好,环比普遍上行,而机械设备、环保行业则普遍下行。在人力效益方面,仅专业工程、文娱用品、IT服务出现ROP-TTM负向收窄的改善,其余行业均出现回落。

  22Q2单季度专精特新企业整体毛利率环比回落-1.88pcts至27.96%,低于21Q4水平,二季度盈利水平承压。专精特新企业22Q2单季毛利率约为28%,较一季度回落且低于21Q4。含10家公司以上的细分领域中,光伏设备、环境治理行业毛利率环比分别上行4.2pcts、2.7pcts至22.3%、31.2%,盈利能力提升显著;而医疗器械、电池行业则环比下行-8.4pcts、-4.3pcts至61.5%、22.0%,盈利能力边际回落,但前者盈利能力的绝对水平仍然处于领先地位。

  三费主要由管理费用主导,整体资金管理能力较强。22Q2专精特新企业整体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费合计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3.75%。其中,整体销售费用率4.16%,管理费用率10.15%、财务费用率-0.56%。管理费用主导费用开支,体现了专精特新企业整体偏制造业的属性,而优秀的财务费率则代表专精特新企业整体资金管理能力较强。

  22Q2专精特新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1%,软件开发、地面兵装研发费率绝对水平领先,光伏设备、电池研发费用同比增长较快。22Q2专精特新548家企业的整体研发投入规模达129亿元,同比增长31%,研发费用率5.65%。从细分行业来看,软件开发、地面兵装研发费率领先,分别达到28%、24%;电池、光伏设备行业在公司数10家以上的背景下仍有研发费用接近翻倍及以上增长。63个细分方向中59个研发费用正增长,专精特新企业技术积累力度不断加大。

  专精特新企业整体营收同比增速过去8个季度连续超越全A水平。20Q3-22Q2期间8个季度,专精特新企业整体增速持续高于全A水平,22Q2对比表现为21.4%高于6.2%,领先幅度较一季度收窄。

  22Q2专精特新企业盈利能力仍领先全A,领先幅度走平。22Q2专精特新企业整体ROE为3.05%,高于全A的2.74%水平。21Q2以来专精特新整体盈利能力持续领先全A,单季ROE维持在3%水平附近。

  22Q2专精特新企业资产流动性边际提升水平优于全A。专精特新企业22Q2的NWC环比增长4%,高于全A的0.7%水平,且优于去年同期3.2%的改善水平。NWC环比变化作为资产流动性的一阶导,体现了专精特新企业资产流动性边际提升的表现较好,短期资本结构的优化速度快于市场,且有持续改善趋势。

  我们在此前报告《年度主线年专精特新年度展望》中,从“专”、“精”、“特”、“新”四个维度出发,构建了“专精特新50”指数,在《政策标准统一,如何精选专精特新“小巨人”?》中,我们在“专精特新50”的基础上,基于需求、估值、盈利增速三个维度,进一步构建了季频“专精特新精选10”组合。两大组合净值虽然在8月下旬有所回落,但在5-8月期间依然跑出显著超额,专精特新精选10相对中证1000超额收益率达24.7%。

  基于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以及2022年上市公司半年报的发布,我们更新了专精特新50指数以及精选10组合的最新成分,50成分中8月末市值排名前20的成分如下表。

  证券研究报告:《小巨人Q2业绩承压,行业走向分化——深挖财报之专精特新2022Q2业绩分析与成分更新》

  吴开达,德邦证券董事总经理研究所副所长、总量组长、首席策略分析师(含公司、新股、REITs研究),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专硕导师,主要研究市场微观结构。曾任国泰君安策略联席首席,所在团队获得过策略研究新财富、II-China、水晶球、金牛奖等多个最佳分析师奖项,拥有超过10年资本市场投研经历,兼具一级、二级买方投资及二级卖方研究经验,践行“自由无用,策略知行”。

  适当性说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本账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德邦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德邦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德邦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本账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本账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分析师承诺: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以勤勉的职业态度、专业审慎的研究方法,使用合法合规的信息,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和信息均来自市场公开信息,本人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仅供参考。本人过去不曾与、现在不与、未来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任何形式的补偿行业新闻,分析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特此证明。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合规渠道,德邦证券研究所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均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德邦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

Copyright © 2018-2024 乐竞体育(lj)官方网站-IOS/安卓/手机APP下载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陕ICP备2021004203号